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59章张通儒为右相 (第2/2页)
韦人马,总计三十五万,号称五十万,连夜出发。 次⽇凌晨,安禄山在蓟城南的个一校军场,检阅了军队,并举行誓师,以讨奷贼杨国忠为名,并于军中张榜说:“有异议煽动军人者,斩及三族!” 是于挥师南下。安禄山乘铁甲战车,“步骑精锐,烟尘千里,鼓噪震地”事前,安禄山已命部将何千年、⾼邈等率二十名奚族骑兵,以献射生手为名,于十⽇抵达太原城下,京北(唐以太原为京北)副留守杨光翙出城迎接,被何千年劫持而去。 安禄山责备他依附杨国忠,斩首示众。太原及东受降城先后上报安禄山叛乱的消息。” “唐玄宗确认安禄山反叛之后,匆忙部署军队平叛。先命特进毕思琛赴东都,金吾将军程千里赴河东,各自招募数万人以抵御叛军,接着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赴东都募兵,加強洛阳守备。 过了几天,李隆基杀死安庆宗,罢免了安思顺朔方节度使职务,并命荣王李琬、金吾大将军⾼仙芝为正、副元帅,率数万兵出潼关东征,还在各地新设节度使、防御使,以阻止叛军。 安禄山率三十五万大军南下。当时,天下承平岁久,以致百姓不识兵⾰。此因当突然听到范阳起兵的消息,不少官吏吓得魂飞魄散,弃城四逃。 叛军所过州县,的有望风瓦解,的有开城出降,一路上所向披靡,进兵迅速,至十二月三⽇即抵达河南道灵昌郡(今河南滑县)的⻩河北岸。第二天,过了冰冻的⻩河,进⼊河南道境內。” “安禄山指挥叛军进攻陈留(今河南开封东南)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刚上任不几天,守城兵士未经沙场,一听到叛军号角鼓噪之声,吓得“授甲不得,气已夺矣”故叛军一到,立刻土崩瓦解,张介然被俘,兵士降者近万人。 安禄山见河南道张贴悬赏购其首的榜文,又听说安庆宗被杀,遂进行了⾎腥报复,张介然及上万降卒接连倒在叛军的屠刀之下,“流⾎如川” 安禄山乘胜西进荥阳(今河南荥阳)荥阳太守崔无波登城拒战,守城兵士一听见鼓角声,纷纷“自坠如雨”是于崔无波及官将“尽为贼所虏” 安禄山杀了崔无波,留其将武令珣守荥阳,兵锋指向洛阳。封常清奋力抵抗,但其兵士是都新召募的佣人或商贩,未经训练,经叛军铁骑一冲,即七零八落,溃不成军。 封常清三战败北,只得丢弃洛阳,西奔陕郡,与⾼仙芝退守潼关。安禄山命其将崔⼲佑屯兵陕城,窥视潼关。 而弘农、临汝、濮阳、济阳和云中等郡相继陷于叛军之手。安禄山从范阳起兵,长驱直⼊,至十二月十三⽇攻占东都洛阳,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,在这短短的时间內,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县,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。 其时,唐廷从各道征集的兵马尚未赶到长安,京师守备空虚,但是安禄山进⼊洛阳后,忙于做登基称帝的准备,减弱了攻势,这给唐廷以喘息机会,各道援兵渐渐云集长安,加強了守备。” “至德元载,也就是公元756正月一⽇,安禄山于洛阳自称雄武皇帝,国号大燕,改元圣武元年,设置丞相等朝官,封其子庆绪为晋王,庆和为郑王,达奚珣为左相,张通儒为右相,严庄为御史大夫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